|
|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也许没有时间去全方位关注、了解各方信息,所以往往会通过一种方式或一样工具来了解企业或事物。对于目前的消费者、相关方来说,他们评判一个企业“是不是值得信赖、产品是否可靠、是否有责任感、未来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会通过查阅该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来决策。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些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权威机构,他们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研究,用一个科学的方式来评判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为外界更好地比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参考。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考试”
青啤又考了行业第一
日前,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责任研究院等主办的“2012第四届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高峰论坛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授牌典礼上,《青岛啤酒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从582家上市公司报告中脱颖而出,再度获得A级报告表彰授牌,这也是青啤公司连续四年蝉联食品饮料行业报告第一名。评选机构对青岛啤酒坚持品质责任、环保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给出了肯定,在报告等级释义上表示,“青岛啤酒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较为充分地披露各个责任模块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关键绩效指标及数据披露较为全面,有效性高,信息透明度风险很低。”
有专家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是企业责任感的体现。此次青岛啤酒连续四年获得食品饮料行业报告第一,不仅反映出这是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报告,透过这份报告,也让大众看到了青岛啤酒近年来在产品品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贡献、商业信用等方面的努力和作为,正是有了这些关键因素的支撑和推动,青岛啤酒才能赢得消费者和商业合作伙伴的尊敬与认可,才能继续作为中国企业的风向标,引领整个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公共事件,外界对企业、社会的信任度也逐渐有所下降,大众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单单是企业能否在确保基本责任的基础上制造、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而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关注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实施了环境保护的措施,是否热心慈善事业、是否促进行业进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丰厚的税收,为股东、为投资者带来利益,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提供成长平台,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成长……等有着切实可行的举措和表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开始关注和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以此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GfK Roper报告“平均44%的美国人愿意选择购买更具有社会责任的品牌。”世界经济论坛中有观点认为,“70%的首席执行官相信主流投资人将会对企业公民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另有相关信息监测表示,“58%的MBA学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他们在择业时评估企业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向外界客观传递青啤公司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从2009年开始,青啤公司就每年对外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以接受外界的监督和评价。《青岛啤酒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是青啤公司的第四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3指南以及相关食品饮料行业指引要求,重点报告了青岛啤酒在产品、环境、社区、员工以及商业伙伴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责任。
用责任去赢得“喜爱”
青啤公司认为,企业做大的过程不仅仅是资本的做大,更是责任的放大。109年来,青岛啤酒积极推动自我否定的变革与转型——在理念上,从组织价值观向社会价值观转变;在责任胸怀上,从为整个供应链负责转向为社会负责。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始终遵循“人的价值永远高于物的价值,社会价值永远高于企业价值”这一理念,把社会责任放在企业发展首位;在品质层面,青啤公司始终以品质为导向,通过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每一瓶产品都能为消费者带去畅饮的快乐;在环保方面,青岛啤酒一直信奉“好心有好报”的朴素环境观,通过水资源保护、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生物能源利用、降低废气排放、废物回收利用等等多个环节全方位控制,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绿色价值;在关爱员工方面,青岛啤酒建立了“以薪酬福利为基础,以职业发展为动力,以情感为纽带,以文化为核心”的全面激励体系,让员工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为员工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在关心社会方面,青岛啤酒一直积极支持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在与价值链上下游合作方面,青啤公司始终注重与价值链上下游“共盈、共赢、共荣”,构建可持续竞争力……这种对价值链各方以及对社会的责任胸怀,不仅让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提高,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业内人士表示,青岛啤酒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内核的管理举措,不仅是确保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也将顺应全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