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铝业集团联手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开发几内亚的芒杜铁矿项目,到武汉钢铁集团出资认购巴西MMX公司的铁矿股权,再到华东有色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100%的铁矿产权,中国企业进入2010年以来在国际铁矿资源市场跑马圈地的步伐不断提速。不过,在陌生的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同时,中国企业必须对身边潜藏的各种风险多一份警醒并予以有效的规避。
暗礁与风险
在铁矿石已经成为稀缺上游资源的生态背景中,在全球钢铁企业不约而同地参与到铁矿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和开发铁矿石除了可能遭遇激烈的火拼之外,还会面临着政策法律、地域文化以及资源质量等一系列风险的考验。
风险之一:棒打鸳鸯———资源国保护主义的干扰和阻挠。由于目前全球已进入资源高价周期,加之铁矿资源供小于求的市场特征,铁矿石资源国往往会借维护本国资源主权等名义或者变相提高合作开发门槛而对外国开采者或收购者进行干预和阻挠。以中国铝业收购力拓矿权为例,双方本已按照澳大利亚的相关法律签署了合作条款,而且中铝已投入128.5亿美元,但是,在经过了时长4个月的审查后,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最终还是以不符合澳大利亚相关政策为名作出了否决中铝收购力拓的决定。而力拓只在支付1.95亿美元违约金的情况下转身投入到了必和必拓的怀抱。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武钢与澳矿商WPG的交易身上。按照计划,武钢已经与WPG签署好了出资4500万澳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澳洲中部铁矿资源的协议,而且武钢还是通过参与WPG定向增发的形式获得合资企业股权的,但这项交易却遭到了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否决,理由是,双方合作开采的项目位处南澳军事禁区Woomera之内。
风险之二:横刀夺爱———三大铁矿刻意干扰和搅局。排除极少数与三大铁矿直接合资、合作之外的项目外,中国企业在海外更多地是参与其他矿山的合资开发,由此势必会动摇三大铁矿的垄断地位,相应地稀释和分解他们的谈判要价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国买家收拾“卧榻之畔”的资源,三大铁矿更会格外地警觉。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和考虑,铁矿石巨头在除了加紧合并和联合之外,也会采用各种手段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和入股行动进行蓄意破坏和干扰。以去年下半年中铁物资购买澳大利亚UnitedMinerals公司股份为例,双方已经进入谈判的尾声,但关键时候必和必拓半路杀出,拿出了比中方高出一倍的价钱,从而使中铁物资与United鄄Minerals的合作胎死腹中。从理论上推断,无论是淡水河谷,还是澳大利亚的 “两拓”,今后可能会更加看紧自家的资源,中国企业的收购和参股行动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
风险之三:饥不择食———中国企业遭遇“废矿”和“死矿”之痛。一般而言,海外投资铁矿石既要充分考虑铁资源储量、矿石品位,也要考虑物流、铁路、港口、水电等基础设施,每一个项目牵涉的环节十分复杂,任何一个部分的判断失误都会使投资方蒙受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从目前来看,由于不少中国钢铁企业片面追求资源自给率,而忽视了投资对象信息采选、财务分析和技术调查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致使后期的投资陷入到了入不敷出和颗粒无收的被动境地。以首钢收购西澳马科纳铁矿项目为例,由于缺乏论证,仓促上阵,结果得到的不仅是连国内不如的贫磁铁矿,而且由于当地物流和基建设施的匮乏,即使少得可怜的精矿资源至今也无法运出。
风险之四:祸起萧墙———出海企业的无序和暗斗。某种程度而言,由于目前海外投资铁矿石成为了国内钢铁企业间的攀比手段,彼此之间自然就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和压力。而且由于国家相关部门缺乏一套有效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境外开矿的国内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缺少一个领唱者,甚至出现当一些富矿项目被中国多家企业相中后而互抬价格的现象。但反观日本,海外资源收购多由三井物产、三菱商事这样的商社型组织出面运作,而新日铁等钢铁企业则隐居其后。
智慧与谋略
扫描全球,尽管铁矿石目前仍处于供给短缺状态,但这并不否认世界范围内铁矿石的既有丰富藏量和可取量。如在目前以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等全球三大著名铁矿商已落实投资的2.7亿吨项目之外,澳大利亚还有超过2.31亿吨、总投资约150亿美元的铁矿项目由于勘探、资金及市场等种种原因大多数还未进入开发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中国企业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战术,其海外铁矿石的资本布局空间势必得到扩张和放大。
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更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配置渠道,为企业实现内外资源的共享与优势相长提供了框架。因此,国内同行在进行对外投资铁矿石资源时应当加强联系、沟通与协调,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在获得原料成本价格优势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在谋求与国外矿商合作基础之上巩固自己的市场战略地位。另外,由于铁矿石矿山的投资与开发涉及到铁路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相关投资巨大,因此战略联盟可以发挥资金集中和强大的优势,使中国企业的投资不仅仅着眼于对矿山本身的投资,还兼顾到与其相关的全产业链的资源合作,从而建立起与资源国利益共赢的长效机制。
由于钢铁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可以说海外寻找铁矿的成败,已经不仅仅关系到钢铁行业的整体运行,甚至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的资源安全。从这一层面来讲,现阶段海外寻找铁矿已经不是某个行业之事,更不是某几家企业之事,甚至将其定义为“国家行动”也不为过。为此,国家首先应设立专业部门,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与协调。其次,政府可考虑设立一个海外矿业风险投资基金,一并承担海外开发的资金风险,必要时政府可以为出海企业提供财务保证。再次,行业协会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法律资助的同时,可以考虑与银行合作建立海外投资专项金融服务部门,运用专业评估机制和金融贷款机制的联合作用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盲目性。最后,国家应当建立铁矿石的战略储备机制。随着更多的企业投资海外铁矿石,国内很可能出现铁矿石供给过剩的假象。但中国政府不能仅满足于目前的使用状况,而应当利用这一市场机遇进行战略储备,当储备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不仅可以平缓矿石价格的波动,还可以增加与国外铁矿巨头谈判的筹码,同时达到稳定和调控钢材价格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