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胶南市纺机协会副秘书长许家征正忙着协调组织纺机企业组团出外考察学习的事项。
许家征任职的胶南市纺机协会是于2010年12月2日挂牌成立的,是胶南市的首个工业行业协会,首批加入协会的纺机企业有60家。
胶南纺机,远近闻名。目前,全市纺机规模以上企业64家,配套“家庭工厂”860多家,主导产品梳棉机产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4,喷水织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2,是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纺机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许家征介绍,胶南已成为中国纺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纺织机械行业20强中,胶南的东佳集团、星火集团、赛特环球名列其中。
许家征说,虽然总产值大,但也存在专业化程度低、无序竞争内耗大、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拼装企业之间为抢市场,要么挖墙脚,要么打价格战,要么在付款方式上做文章,形成恶性竞争,致使纺机价格恶性下降,利润空间一缩再缩,喷水织机已由2004年时的每台8万多元降到现在的3万元左右。每年参加广交会、上海纺博会等,胶南的纺机企业往往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区域品牌。
为推进纺机行业转型升级,胶南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决定成立纺机协会,让纺机企业结盟寻觅商机,同时,胶南市财政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包括纺机行业在内的特色优势产业扩张提高。
竞合共赢
“胶南市纺织机械行业协会的成立,对于我们企业间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纺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青岛东佳集团董事长杨效慧说。
作为胶南市的老牌纺机企业,东佳集团被推选为胶南市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杨效慧被推选为会长。
“成立纺织机械行业协会,显示了胶南市领导的远见卓识。”杨效慧说,纺机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手工小作坊一步步发展起来,全国第一台悬锭粗纱机、第一台电脑粗纱机都诞生在这里。东佳集团的前身是胶南市农具二厂,1978年转而生产纺机,目前生产4大系列60多个规格和品种纺机产品,年销售额7亿元以上。通过30多年的发展,以王台镇为中心,胶南形成了以东佳集团、赛特环球、青岛天一集团、青岛星火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杨效慧说:“打个比喻,纺机集群里,既有‘大象’,也有‘小蚂蚁’,领头羊有,骨干企业有,家庭小作坊也有。各种层次的企业共生,形成了纺机生态圈。”
企业多了,难免相互之间进行竞争。“有竞争是好事,怕的是无序竞争,打内耗战。”杨效慧坦言,近年来,纺机产业内部处于一种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状态,企业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难以共享。大家拼材料、拼价格,竞相压价,“有的甚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毁坏了整个行业的信誉。”
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成为胶南纺机企业的共同心声。星火集团董事长、胶南市纺机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台分会会长崔兆启说:“去年胶南市委书记万建忠调研纺机市场,召集纺机企业开座谈会,我们反映了这一问题。胶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全市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行业协会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不仅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还成立了协会,希望我们竞合共赢。这一系列举措,真是做到了我们纺机企业的心坎上。”
打造胶南纺机城
杨效慧介绍,协会成立后,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共同提高。“请进来,就是根据各企业需求,提高国内外产学研横向联合,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形成纺织工业生产密集区;走出去,组团参展国际纺机展会,参与国际同行业竞争,学习瑞士、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共同做大做强。”
杨效慧说,成立协会后,通过引导,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家庭作坊团结起来,将整合纺机工业资源,搞好优化配套,形成错位竞争,注重品牌和科技创新,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打出叫得响的纺织工业,实现纺机企业的持续发展,推动胶南工业发展。
胶南市正积极谋划在王台镇建设纺机工业园,建立纺机产品区域交易中心,打造建设胶南纺机城,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科技成果鉴定以及质量管理工作等方面提高“话语权”。
根据胶南市产业振兴意见的规划,到2015年,胶南市纺机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0%。杨效慧信心十足地说:“胶南纺机将成为胶南制造最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