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贸企业初尝转型升级甜头
广交会累计成交16.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8.5%
◆10月19日,第114届广交会一期落下帷幕。青岛交易团累计成交16.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8.5%,青岛外贸企业初步尝到了转型升级带来的甜头。但从成交情况看,全球市场依然“寒意”与“暖流”并存。青岛外贸要想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还要继续在转型升级上下苦功夫。
广交会一期成交16.6亿美元
第114届广交会一期于10月19日落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期交易会表明,全球市场虽然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根基并不牢固。中国外贸企业明年能否迎来较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仍有待观察。
但从成交情况看,全球市场仍面临“寒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迹象。青岛三和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型号不同的手推车。10月15日广交会开幕当天,业务经理卢静发现,到展位的采购商明显的比上届多很多。“我们15日中午都顾不上吃午饭了,一拨一拨的客人一直谈到快要下班。当天共有20家外资企业洽谈成功,共成交2723.16万美元,实现了开门红。”卢静回忆说。
据青岛交易团统计,本届广交会一期青岛市共有194家企业参展,展位322个,主要分布在家用电器、汽车配件、五金、工具、化工、建材等15个展区,累计成交16.6亿美元,占广交会总成交额的7.8%,比上届增长8.5%。
从成交国别看,青岛市企业与欧盟、中东和美国分别成交4.5亿美元、2.1亿美元和1.9亿美元,分居一期成交前3名,分别占全市成交总额的27.7%、12.9%和11.5%。新兴市场成交7.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9.8%。
电冰箱、电视机和空调成为前三位成交产品,分别成交6.4亿美元、2.8亿美元和2.1亿美元,三大商品成交额占我市成交总额的68.3%,家电和汽配展区总成交14.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1%。
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为推进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青岛市实施了“外贸转型升级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外贸企业从公司自身实际出发,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了外贸竞争新优势,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针对出口产品同质化,利润较低的现状,青岛双星轮胎提出了“高档产品提利润,低档产品保销量”的策略。一方面以低端轮胎产品低价抢市场、保销量,维持出口规模;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开发了“铁布衫”系列高端轮胎,产品耐磨、耐刺扎,能适应矿山的恶劣路况。尽管价格较高,却备受采购商青睐,在本届广交会上实现成交1130万美元。
以生产塑料包装袋为主的外贸企业青岛东基恒贸易有限公司,一方面扩大经营范围,产品几乎涵盖了塑料相关的所有产品,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了采购商。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转变外贸经营方式,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适应市场的环保新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整合产能,从产销一体型企业逐渐转型成外贸出口平台。公司在广交会上成交380万美元,预计今年出口增长20%以上。
从数据上看,青岛交易团9家品牌企业总成交14.6亿美元,占全市成交总额的88.1%。其中,海尔成交7.8亿美元、海信成交4.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成交总额的46.9%、28.3%。品牌企业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也展示了青岛外贸的转型成效。
借电商平台发力
“分析本次广交会订单情况,我们感受到面对外需不振、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青岛外贸要想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要继续在转型升级上下苦功夫。”青岛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青岛外贸基数很大,每1%的增长,意味着外贸收入要增加近60亿美元。外贸“升级版”如何打造?
10月16日,青岛交易团在广交会上首次做出“新尝试”,与广交会电商平台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依托广交会上百万采购商及境外近百家合作伙伴的资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帮助企业用最少的成本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抢占国际市场。
双方将合作组织重点行业与采购商的线下对接活动,将在区域外贸分析、物流平台建设、大数据中心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健全面向青岛中小企业的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按照协议,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利用优质客商资源和贸易数据分析及信息优势,寻求有意在国内投资的世界品牌企业,优先推介并引荐到青岛考察接洽,协助青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
目前,广交会电商平台已与12家交易团启动战略合作。借助广交会电商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益,缩短贸易链条,无疑将成为青岛外贸的突出亮点。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志平透露,在商务部的支持下,广交会电商正在进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工作和全国内贸大百货平台的研究,这意味着广交会电商平台未来将把内外贸融合,真正实现B2B在线贸易全流程,届时供应商可以在平台上办理银行融资、购买保险、订船订舱、出口退税等。(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10-23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