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山属泰沂山脉,位于青州市西南4公里处,主峰海拔408米。因其绵延数里,顶上双峰对峙,远望恰似一匹卧着的骆驼,故名驼山。其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有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驰名中外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
石窟,是古代一种就山崖凿成的寺庙建筑,里面雕有佛像等,而摩崖则是将文字、佛像直接刻在山崖上。据考证,驼山石窟造像最早的雕成于南北朝时的北周末,最晚的刻成于中唐,形成了壮观的摩崖石窟造像群,是我国现存造像中的珍品。从这些造像上,既能找到佛教在山东东部流传的历史渊源,也能体察到雕刻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术,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和佛教发展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唐时称为驼山寺,共有石窟5座,摩崖1处,大小造像638尊。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正面的阿弥陀佛和两旁的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这些造像,刻工精细,造型优美,最大的通高7米有余,最小的尚不足10厘米。这些造像群集中于主峰东南的峭壁下。由南而北:第一、第二为方形平顶,三面有坛基的小型窟;第三窟为大型龛;第四、第五是方形平顶的中型窟。其中第三窟是整个驼山石窟群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窟。其主体造像,中间正面为如来本尊,鼻高目长,面容丰满,腴中蕴秀;两旁为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身材窈窕,面目略为清瘦。雕刻刀法为平直式,奔放粗犷,大体大面,带有浓厚的北朝风格。主佛呈坐像,通高7米,佛座上刻有“大象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的题记。据《隋书·韦世康传》记载:“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即“世康从弟韦操。”据此,这尊主佛当雕于北周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早在南北朝时期,青州已是佛教信仰最盛的地区之一。该窟龛内左右两壁上刻有千佛像。龛外,上部有遗存的方孔及凿出的“人”字形沟槽,可见当初龛外是附有窟檐建筑的。
第一窟与第四窟,均为隋代造像。第一窟内,坛基很窄,坛上刻像。第四窟内,主要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像。这里的大势至菩萨装饰,头上着雕刻复杂花纹和宝瓶的高冠,冠旁有两飘带下垂,颈下有连珠状的项链。帔帛下垂于胸腹间,然后上卷至肘部,身前有极细致的璎珞,由右肩下垂至腿部,长裙曳地,正中有宽博的裙带下垂至脚面,形态飘洒。那浑融圆润的面相,不仅使人感到亲切可爱,同时又从亭亭玉立的身材、简淡疏稀的装饰中,感到庄严可敬。在这一窟北壁的下方,雕有一供养人像,身着翻领、窄袖的大衣,无开胯,腰间有扣,扣下为束带,带内刻有连珠状纹样,下着尖形软底皮靴。这与陕西乾县唐高宗乾陵前各国首领石像身着的“胡”装是相同的。
第二窟也无造像人的题记,而且窟内的菩萨像,头部已经残破,无法看出究竟着什么样的宝冠,仅可看到由宝冠飘下来的飘带,由肩部垂下来的帔帛。这个帔帛虽不能知道怎样上卷至肘部,但细致的璎珞,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在胸前联结于一兽头形的饰物上,然后向下分垂至腿部。下裙也不像第三、第四窟那样宽博。这样的菩萨刻风,固然仍具有隋代菩萨造像的许多特点,但胸前那兽头形的环饰和没有下垂的裙带,以及腰部稍有曲线的样子,显然具有初唐作品的特征。
在驼山石窟群中,开凿时间最晚的是第五窟。但它的造像艺术成就却很高,堪称驼山石窟艺术的瑰宝。窟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半裸体菩萨造像。其中,主佛左侧的一尊,面容圆润,姿态端庄,造型优美。她头梳螺旋形高发髻,裸露的前胸上,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璎珞项圈,右手弯曲向上,手臂佩剑,手持鲜花一朵,一条帔帛从她的左肩斜垂下来;下身的长裙紧贴着肢体,裙外腰间又裹以袜肚,蝉翼般的薄纱似乎在轻轻飘拂。以这样的菩萨造像来看,它所表现出的丰圆的面相,欹斜有曲线的身材,出水式的下裙等,明显地吸取了唐代社会风行的美的形象,是难得的盛唐时期的典型圆雕。窟内有青州刺史“长安二年尹思贞”的题记,为我们提供了这组造像的准确时间。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是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由此看来,这里的主佛被雕为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一窟中(窟前),另有两尊菩萨,造像的服饰及其风格,与第二窟的造像极为相似,应是初唐时期作品。
在第五窟之北,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窟。窟内虽然没有造像,但从形制看,当与龙门、莫高石窟群中的葬窟相同。另外,在第二窟窟口,有两尊曲臂收腹状的金刚力士造像,亦与龙门石窟中某些力士像的造型颇为相似。可见驼山的石窟造像与我国之大石窟造像群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为山东省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也是我国最东部的石窟造像群,它保存的完整程度最好。驼山,集南北朝时期的北周、隋、唐三个时代的石窟造像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