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增加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
一项“互助金”帮扶4000余贫困户
冠县店子镇王当铺村村民王伍军扩建灵芝大棚没有资金,向银行贷款又没抵押物,犯愁之际,村里互助资金协会借给他5000元,到年底,他的两个灵芝大棚增收2万余元,不但顺利还上了借款,还走上了富裕之路。
“我们在重点扶贫村设立互助资金协会,是促进扶贫开发,增加贫困村‘造血’功能的一种新探索和新办法。”县委书记洪玉振介绍说,“协会由民政部门审定注册,主要结合各试点村发展的重点产业,统一开展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项目。做这样的项目,是因为对贫困户的帮扶,输血比给予更重要。”
王当铺村的互助资金协会运作方式十分透明:先期由政府部门提供15万元“配股资金”(也称“信用资金”),之后由村民自愿出资形式入股,共募集发展资金9.64万元,组成“母资金”,像王伍军那样急需发展资金的贫困户提供即时支持。短短两年,王当铺村资金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到259户,“互助资金”共扶持110户贫困农户和低收入户,其撬动贫困户发展的效应非常明显。
笔者还注意到,加入村互助资金协会的农民,全部以自有资金入会,入会资金从200至1000元不等,封顶1000元。“因为入会的费用数额十分微小,且会员以村为单位,几乎不具风险性。”一位村级信贷员告诉笔者,入会后,会员需用钱时,即可持会员证取得借款,入会农户以五户联保方式最多可借款5000元,使用期半年,随用随借,切实规避了贷款的繁琐手续与复杂环节。不仅如此,低收入农户会员还可优先使用互助资金,并在担保条件上适当放宽,协会对低收入农户会员的生产经营情况跟踪管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指导,对贫困户形成全方位帮扶。
不需借款的会员实际上也享受一定收益。据笔者调查,收益形式根据各村情况经民主程序确定,比如有的协会每年以银行利率的标准,向会员支付保证金利息;有的协会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每年提取协会收益的20%为公益金,用于村里办学、助残等公益事业。目前,全县已有26个村建起了互助资金协会,资金总规模达680万元,受益贫困户达4000余户。(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5-14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