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但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心头之痛。
仍然“差钱”
在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广东东莞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遭受的重创还让人记忆犹新。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东莞大多数中小企业轰然倒下,或资金匮乏而被迫停业或歇业。
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小企业仍然处于“差钱”的状况。据了解,金融危机爆发后,珠三角出口形势恶化,大量中小企业倒闭,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一度基本上停止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
由于从银行贷款“受阻”,很多中小企业只能把目光投向民间借贷。据了解,在中小企业最为活跃的江浙地区,民间融资空前活跃,众多借贷者无路可走,尽管利率负担已到难以承受的地步,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只好为“高利贷”打工。
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为解决资金问题纷纷走进典当行。典当融资越来越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新窗口。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在4万亿元刺激内需投资、银行7万多亿元新增贷款中,大多投向了国家立项的大项目或流向国有企业,少有投入到中小企业身上。实际上,中小企业占我国全部银行的贷款金额比重却不升反降,从去年底的22.5%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15%。
在珠三角地区,银行新增信贷流向主要是政府项目和国有性质的制造企业,以广州为例,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政府基建项目,广州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增速高涨,分别增长39.8%和46.4%。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追逐利润、控制风险和成本硬约束下,嫌贫爱富成为银行的天性。不仅大银行偏爱大企业、大项目,就连标榜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主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偏爱大企业政府项目,而一些声称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绿色贷款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真正发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在其整个贷款结构构成中连10%都不到。中小银行并没有像其所宣称的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多做开拓,而是和大银行一起,在大企业、政府项目上展开包括降低利率、各种公关在内的惨烈厮杀。
利好政策促健康发展
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资金问题,实质上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008年底东莞市政府推出10个亿的融资计划,对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10亿元融资新政”的刺激下,东莞财政及各家银行对东莞中小企业的贷款热情迅速高涨。10亿元融资计划对当地的中小企业来说犹如“及时雨”。
自2009年9月21日国务院通过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意见》之后,中小企业的发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关注。 在这一被称为国务院 “中小企业29条”措施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都要建立为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逐步提高小企业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目前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成立了专门给小企业融资的贷款机构。
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日前,海南省与天津市签署合作协议,就两地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也正在建立,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正在拓宽。据悉,各大银行已建立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已建立起1600多个,大批村镇银行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有所扩大。此外,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以及社会服务等也不断加强。
近日,工信部研究起草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将报国务院,该标准将更全面、准确、科学反映中小企业实际,使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随着大环境的回暖,加上不断加大的政策支持,众多中小企业在这轮金融危机后开始慢慢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