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既成产业特色,又融入百姓生活
拒签5个工业项目,小镇底气何来
2012年,烟台市拉开了建设东部新区的序幕,新区按照区域功能划分为五大板块,在其中低碳环保产业板块中,牟平区龙泉镇成为一个亮点。当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主打旅游产业,推广低碳生活,低碳环保不仅成为当地的产业特色,更融入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低碳板块如何发力
2012年,烟台市吹响了建设东部新区的号角。为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培育蓝色经济区建设亮点,确立了建设烟台市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加快构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规划总面积600平方公里,按照区域功能划分为临港保税物流区、滨海旅游商务区、海洋科技引领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低碳环保产业区五大板块,牟平区龙泉镇正处于低碳环保产业板块内。
“低碳环保的定位对龙泉来说是非常精准的,和我们一贯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对龙泉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龙泉镇党委副书记孙永说,“在整个板块里,龙泉的优势一是生态,二是资源。”
东部新区的建设无疑给龙泉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面对大好形势,龙泉积极对接烟台东部新区建设大规划,用全市统一规划的‘大盘子’来定位龙泉发展,为东部崛起添力。”龙泉镇党委书记姜振超说。经过科学考察论证,龙泉制定了一整套温泉旅游养生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牟平区重点建设的温泉开发板块,龙泉紧紧依托当地优质的温泉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南联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接“中国北方国家海岸”的特色养生天堂。
旅游成为“顶梁柱”
在龙泉镇府前大街南侧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这个投资1.5亿元的福霖居休闲会所,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与此同时,投资50亿元的万呈健康城项目和投资8亿元的崑龙温泉项目也在进行地上附属物清理工作。
“龙泉镇地处烟台东部新区低碳环保产业区,依托镇内山、泉、湖、河、寺等自然文化资源,把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温泉养生小镇。”姜振超说。
走在龙泉,没有高耸的烟囱向天空中吞云吐雾,也没有化工排污管道向河渠里倾泻排污,山泉林河的自然生态环境被龙泉人视为瑰宝,“保护生态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助推龙泉镇发展的‘龙脉’。”姜振超告诉笔者。
去年3月份,一家投产后产值将达1亿元的台湾洗涤用品公司看好了汉河丰富的水资源,希望把厂子建到河道旁,并且保证“没有污染”。送上门的大项目,到底要不要?龙泉镇党委政府在生态和效益之间,拒绝了这个可能给镇里环境带来破坏的项目。仅去年,龙泉镇就对5个工业投资项目说不。
不要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并不意味着龙泉不要发展。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纯净的自然环境为龙泉招来一个个“金凤凰”:总投资8亿元的国家网球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北大川国际休闲度假区项目、投资8亿元的崑龙温泉项目、投资3.6亿元的“一汤一墅”养老暨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一个个项目纷纷落地龙泉,成为龙泉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强力引擎。
垃圾桶 沼气池
9月17日上午,家住龙泉镇河北崖村的赵人海起了个大早,在家里忙前忙后搞起了卫生。“快过中秋节了,趁着空闲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赵人海边忙边说。打扫完之后,他把清扫出的一大堆垃圾倒进了家门口的垃圾桶里。
在龙泉镇,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这样一个垃圾桶,每天有专门的清洁人员逐户把垃圾收集到村里的地埋式垃圾箱,每月定期运送到镇里的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处理。“从前垃圾随便一丢,不卫生也不文明,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一样,垃圾集中处理了,村里环境更好了。”赵人海说。
从去年开始,龙泉镇投资200万元建成日处理垃圾60吨的垃圾压缩中转站,在23个村实现了垃圾一体化处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这场“垃圾革命”将覆盖到全部的52个村。
一个小小垃圾桶,改变的不只是村里的小环境,还有村民们的生活观念。“现在我们也要过上低碳生活了。”河北崖村的赵忠胜说起“低碳”、“环保”这些词儿,越来越顺口。赵忠胜家有一片菜地,到了施肥的时候,老赵就从沼气池里取出来沼液给蔬菜浇肥:“这个比化肥好,纯天然的,还不花钱!”现在,全镇已经建成632座沼气池,农村种养废弃物和有机物垃圾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为免费的清洁能源和优质有机肥。
垃圾桶、沼气池只是龙泉镇低碳建设的两个缩影。龙泉以特色化低碳环保为抓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镇已经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两年内将安装3000盏;安装光伏发电系统20套,计划两年内推广400套;普及频振式杀虫灯,按照标准密度辐射全镇菜地、果园;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规划已经完成……“低碳”理念依托载体建设,融入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9-24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