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滨州将1500平方公里的滨州港和滨州临港产业区作为蓝色经济发展主战场,以17个重点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北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去年,滨州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6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02亿元,同比增长26.1%。
滨州港是山东“北大门”,济南都市圈唯一和最近的出海通道,但一度面临“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尴尬局面。如今滨州港已有东、南两条防波堤、17公里集疏运大通道、两个3万吨级码头建成试运行,新增深水岸线28公里,港口规划区内形成可利用滩涂土地资源9万亩。滨州港航局副局长李延增说,十二五期间,滨州港将建设10万吨级的通用泊位和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
初步搭建起的亿吨大港的框架为临港产业转移聚集奠定了基础。滨州围绕海洋化工、临港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及现代渔业五大产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海洋特色产业。
9月3日,采访团走进无棣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海瓷集团,展厅里一排排贝壳瓷脂凝玉润。无棣县有一条绵延42公里尚在生长的古贝壳堤岛,总储量3.6亿吨,每年新生长10万吨,这样的堤岛全世界只有三个。海瓷集团将一定量的贝壳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结合长石、石英等材料,经过高温两次烧制成海瓷。贝壳中的钙增加了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而且不含重金属,产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集团副总经理高清江说,海瓷艺术品卖价都在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几十万,比原来用作饲料添加剂产值翻了上千倍,也为国家节省了矿产资源。他颇为自豪的是,2011年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时,将海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奥巴马总统。滨州市蓝黄两区办公室副主任高玉华告诉记者,目前仅北海经济开发区,已引进各类园区和单体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1400亿元。魏桥集团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的高性能高硅变形铝基复合材料等4个项目正在建设;投资56亿元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竣工投产。
基础设施建设曾是滨州的短板,但近几年推进速度不断加快。除滨州港外,沾化至滨州港路段和黄大铁路正在建设。但环顾周边,环渤海区域沿海大通道在我省境内尚未完成,“金项链”一环目前处在断裂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蓝色经济区一体化推进。
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同时,滨州高效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探索创新“原土绿化、基质改良、自繁适生、客土造林”等绿化技术,“绿化禁区”逐步突破,3.5万亩绿色生态风光区崛起在山东“北大门”。
作为我省最后一个开发的北部沿海,滨州借蓝色经济发展之机,转身面朝大海,未来将拥抱大海。
■新闻链接
“一港一区”特色产业进入收获期
滨州“一港一区”是实施蓝色战略规划的重点,一区(临港产业区)包括三园(北海经济开发区、无棣临港产业区、沾化临港产业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产业重点是绿色化工、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渔业和盐业、新能源。集中规划建设了一个千亿级新材料、一个五百亿元级的冶金建材和三个百亿级五大特色产业园。无棣重点实施鲁北高新区、古城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板块开发,西港经济园道路改造全面实施,土地吹填3000亩,2座万吨级船台和2个3000吨泊位码头投用。沾化实施“突破海上”战略,规划总面积74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园建设正在推进,发展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华瑞丰、龙源、天融新能源三大风电项目落户沿海。(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9-10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