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活动公告 | 风采展示 | 经信热点 | 经信动态 | 经信数据 | 政策法规 | 投资热土 | 创业信息 | 名企名牌 | 它山之石 | 经营之道 | 财富论坛
您目前的位置:新闻中心 >> 凤翔阳都 德耀沂蒙

凤翔阳都 德耀沂蒙

作者: | 来源:山东优秀企业家网 | 发布时间:2010-8-3

--记沂南县界湖镇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凤德

 

    编者按:
    李凤德致富不忘父老乡亲,带领大伙一起奔向共同致富之路,使南村社区一年一个大发展,年年实现新跨越,连续创造了沂南县多个“第一”:第一个由农村转制为社区、第一个成立社区党委、第一个建立社区工会委员会、第一个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第一个实施居民免费入住社区楼房……
   “凤其鸣矣,求其友声。”李凤德求真务实、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的人一起创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生活。李凤德和他为首的南村社区,也将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乘着科学发展的春风,从古城阳都起飞,在沂蒙大地上尽情地翱翔……
 

    走进沂南县界湖镇南村社区,20多座整洁漂亮的大楼拔地而起,满院里种植着各色树木、鲜花绿草,一处全县最大的社区广场上布满雕塑、画廊和健身器材,购物、医疗、休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当这样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可能无论如何都无法把它和当年那个草房瓦舍、睛天土雨天泥的城中村联系起来。但是当你知道这仅仅是南村社区的一期建设工程时,你肯定无法掩饰你意想不到的惊奇。


    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短一瞬,但是对于两千多南村人来说,这是天翻地覆的5年,是创新发展的5年。5年里,他们的集体收入由67万元到6300万元,人均收入由不足3000元到14600元,由负债几百万的小村到拥有8家集体企业、固定资产1.8亿元、实现产值7.5亿元的大型社区。更为重要的是,原来终日为生计奔波的南村人,现在过上了幼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当然,每一个南村人心底都会时刻铭记着让他们能够享受这一发展成果的好当家人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凤德。


    李凤德的“头衔”确实不少,除了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他还是临沂市第十七届人代会代表,沂南县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代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常委,临沂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沂南县第十、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临沂市工商联合会常委,沂南县工商联合会副主席,山东正壮饲料有限公司、沂南县邦正塑料编织有限公司、山东泰都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沂南县星港房地产开发有限有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长。但他更喜欢把自己看成一个保持本色的老兵,一个实在做事的企业家,一个尽职尽责的村官,他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三个朴实无华的人生“角色”。


                一个雷厉风行的退伍军人


    采访李凤德的时候,他正在走社区居民。


    在居民田友成大爷家里,我们见到了正和几位老人拉家常的李凤德。得知我们的来意,几位老人一个劲地说,可得好好宣传宣传俺的好书记。问起现在的感受,74岁的聂大娘说:“可了不得,现在的日子,吃得好住得好,在前些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快人快说的鹿培先大娘抢过了话茬:“真是的,比过去皇上都好,你看这住的,吃的,用的,每个季度还有700元钱发到手里,真比养了七个儿子都强!”


    我们的采访就在这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生于虎年的李凤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虎劲。5年的军营生活,造就了李凤德敢想敢干的做事风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成为使他受益终生的品格。


    1985年,李凤德退伍回乡,先后担任村民兵连长、计生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他带着军人的作风,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沂蒙大地,也唤醒了李凤德不甘沉睡的思想。1993年,李凤德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迈进商海的大潮中拼搏一番。借助于沂南县石英砂藏丰富的优势,他开始从事石英砂生产加工项目。李凤德办企业重视质量,诚信经营,管理有方,很快就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他先后组建设了山东山源硅砂有限公司,还建起了拥有40辆大型货车的山源物流公司,新建2处石英砂厂,4条硅砂生产线、4处矿山生产企业,矿山储量3000万吨,年产优质硅砂80万吨,所产优质奎砂主要用于浮珐、压花、磨光等高档玻璃、高级玻璃器皿、医药玻璃等生产原料,是山东玻璃集团专有硅砂原料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硅砂加工生产企业。通过十几年的精心经营,他已经拥有固定资产达7000万元,累计上交利税数千万元。由于贡献突出,2004年,他被沂南县委、县政府授予“沂南县人民功勋金质奖章”,成了全县唯一获此特殊的民营企业家。


    正当李凤德踌躇满志准备扩大企业规模,使个人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时候,一副新的重担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那个时候的南村,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仅仅依靠出租沿街房等维持集体收入,2004年全村集体收入67万元,但当年开支却达到130万元。村领导班子和部分老党员经过认真讨论,一致把目光投向了李凤德。


    富起来的李凤德,其实一直关注着这个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南村。他在寻找一种方式回报自己的家乡。但当上级领导找他谈话时,他却犹豫了,当过多年村干部的他深知农村工作的不易。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村里几名老党员和村民代表,跋涉几十里山路找到了他:“凤德,你现在是富了,可咱村的老少爷们还没有都富起来,你就能安心挣自己的钱?”熟知他性格的乡亲们不会转弯抹角,直来直去的问话让李凤德再也坐不住了,他二话没话,爽快地答应下来。


    2005年1月,李凤德先后全票通过当选为南村村委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同年10月撤村设居,2006年6月成立社区党委,李凤德成为这个有700多户人家、2300多居民的南村社区的当家人。


    走马上任的李凤德,根据南村实际,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两委成员的一致赞同。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南村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像以前那样只靠租房和卖地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是根本出路。


    李凤德带领两委一班人大刀阔斧行动起来,在他的带领下,南村很快完成了土地清理和集体项目的整合,仅此一项,村里每年就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李凤德新官上任,烧红了第一把火,新班子也得到了全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凭借雷厉风行的军人本色,带领着南村社区大跨步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个甘于奉献的企业家


    “一人富了不是富,众人富了才算富。”


    李凤德就是抱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从一位身家千万的企业家,转型为一个村官,一个社区带头人。5年来,南村社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他为之付出了不仅是全部的心血,还有无法计算的个人资金投入。


    提起这些,村民刘振莲就忍不住发自内心地说:“这些年来李书记为咱村办事,撂下自己的企业不干,他的企业一年要几百万地挣呀!为村里搞企业建设项目还捐款垫资,不要村里一分钱,真是吃了不少亏。”李凤德听了,总是动情地说:“当干部就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咱不吃亏谁吃亏,咱不奉献谁奉献。”在两委会上他坚定自信地提出:“南村集体收入达不到千万元,不坐集体的车,不加集体一分钱的油。”5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没白没黑地工作,从未过个星期天和节假日。为南村工作操心办事,他从来不提个人待遇,不拿村里的工资。


    南村社区创办集体企业之初,面对集体底子薄、无资金、发展项目困难重重的状况,李凤德拿出自己的80多万元积蓄,并用自己的企业作抵押贷款120万元,买下了2处破产企业的闲置院落,用做集体开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掘来了“第一桶金”。这此年来,为给村集体考察项目、洽谈业务,他与社区干部开着自己家的轿车跑上海、去江苏、上济南、下温州,跑遍了大江南北,每年的汽油、修理、食宿等费用高达20多万元,全部由他自己掏钱,从来没花过集体一分钱。


    2006年,李凤德根据鲁南地区畜牧养殖量大但本地饲料加工能力不足这一实际,带领村干部先后到江苏、安微等地实地考察了十几家企业,取得了江苏正昌集团的技术支持。回来后,经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了山东正壮饲料有限公司。


    就在正壮饲料有限公司急需4000万元后续资金时,李凤德用自己的企业和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李凤德叫来爱人和儿子,共同在贷款担保书上签字。开始,妻子有顾虑,怕项目搞不成自己家财产搭进去。李凤德说:“上项目就是有风险的,失败了,所有前期投入算咱的;成功了,收入是大家的,为了集体致富,个人承担点风险算什么!”


    合作伙伴、江苏正昌集团总裁、全国人大代表郝波听说后很感动,主动提出将设备款下调10%,无偿赠送了价值40万元的预混料加工设备,并免费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企业投入生产经营后,为了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又连续3次垫资700万元,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2007年又在费县投资800万元建设正壮饲料第一分公司。正壮公司年产优质禽畜饲料26万吨,产值5.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安置职工500余人,成为江北鲁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工艺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饲料加工销售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更令人钦佩的是,李凤德及社区“两委”干部与全体党员群众“约法四章”:集体企业集体经营,全体居民共同受益;社区干部垫资只偿还银行贷款利息,不参与企业分红;居民融资作为企业股份,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社区干部实行定额工资,不得高于居民人均收入。他用一个人的无私,带来了“一班人”的奉献,凝聚了全社区的力量。


    李凤德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对社区党员群众却满怀关爱之情。近年来,社区先后投资23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教学楼和幼儿园各1处,投资73万元建设了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健身器材。社区还每年为每名居民分红1000元,每月为建国前老党员发放300元的固定补贴,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230元生活费,对“五保户”、困难户每年给予1000到3000元的补助,对考入高中、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学生,分别奖励500、1000、2000元。自2006年起,免费为全体居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让全体居民受益、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李凤德多年来一直倡导的理念。


    真情回报社会,更是体现了李凤德的无私大爱。2008年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李凤德第一时间向民政部门捐款20万元,成为沂南县捐款最多的个人。中组部发出缴纳特殊党费的倡议后,他又积极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共向灾区捐款13万多元,彰显了沂蒙老区人民热爱祖国、心系灾区、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李凤德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区群众的一致赞扬,他先后被授予“沂南县优秀共产党员”、“沂南县模范党支部书记”、“沂南县劳动模范”、“临沂市十大优秀转业退伍创业军人”、“临沂市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先后获得“沂南县人民功勋金质奖章”、“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


    荣誉加身的李凤德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在发展南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一个高瞻远瞩的当家人


    在南村社区,李凤德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他的眼光和胆识。用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振沂的话说,他能看到了别人想不到,他的眼光至少比一般人有三到五年的提前量。


    李凤德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当干部不光是给现在的人当的,更是给子孙后代当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早在2005年初,刚刚上任的李凤德,就带着两委成员、党员干部组成的考察队,到龙口市南山集团、寿光市三元朱村、临沂市河东区刘团村参观考察。李凤德把他们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各取所需,结合南村的实际,学以致用,制定了南村历史上第一个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三年内,村集体收入过千万元,人均收入超6000元,初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五年内,完成旧村改造,全村入住居民小区,村民达到城市市民生活水平。这些目标,已经有很多都提前实现了。


    李凤德的理念是超前的,他的许多做法在全县、全省甚至全国是走在前头的:


    社区内每户居民不论贫富,均提供相同面积的楼房一套,一期已经有大部分居民乔迁新居,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适龄青年结婚时,免费提供100平米楼房一套,这在全国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


    近期将开工建设的老年公寓,建成后,凡年满60岁的居民均搬入老年公寓,社区提供统一的食宿、医疗、娱乐等服务,原有住房由集体折价收回,再分配给适龄青年。如此循环往复,社区居民无论多少代以后,子子孙孙也将永远有房居住。


    按照当地风俗,在社区外建成有多个悼念厅、能同时容纳150人吃饭的“为安院”一处,既为家中老人故去的居民提供办理丧事的场所,也给社区居民提供了安静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前来调研的省民政厅领导的大力赞扬。


    在曾被称为“老大难”的人口和计生工作中,南村社区对独生子女和双女户每年每户奖励1000元,对有违法生育或非法抱养情况的一律收回住房,取消所有居民福利,由于社区早已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南村社区多年来未出现一例计划生育违法现象,受到了前来参加人口与计生工作现场会的各地领导的交口称赞。


    李凤德常说,当官要为民做主,尤其是当村官,更应该时时处处想着集体,想着群众。这样,没有什么工作做不好的。


    在旧村改造中,拆迁工作一直是让各地政府都头痛的事情,但在南村社区旧村改造时,拆迁工作异常地顺利。这得益于广大居民对李凤德为民谋福这一举措的理解,更得益于李凤德和他的一班人制定的补偿办法:旧房评估在5万元以下的,免费提供新楼房一套,另给予安家费1万元;旧房评估超过5万元的,超出部分由集体补偿,同样免费提供新楼房一套,另给予安家费1万元。有人和李凤德开玩笑说,这个补偿办法可以,可能是全国最高标准了。李凤德认真地说,财富本来是属于全体居民的,我们就要保证全体居民都能享受这一成果。


    因工作需要干部要配备车辆,李凤德借鉴一些地方公车改革经验,决定两委成员每人补助4万元,让他们购买私家车开车上班,不再配备公车。开始时,有居民不理解,去找李凤德反映意见。李凤德算了一笔帐:如果购置六七辆公车,不算购车费用,仅燃油、维修、驾驶员工资等开支,每年不下20万元;现在只相当于拿出一年的开支,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按车辆使用10年计算,这一办法将给集体节省数百万元。来人听了,心服口服地回去了。


    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认准的事情就义无反顾地努力去干,是李凤德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就在房地产、饲料、塑编等几大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日渐红火的时候,南村社区两委一班人审时度势,抢抓文化兴县、旅游强县的良好机遇,他们以超前的意识强势介入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2008年成立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也已初具规模,至今经先后吸引了《沂蒙》、《真心英雄》、《地道英雄》、《斗牛》、《铁道游击队续》等1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随着《沂蒙》大型电视剧连续剧在全国的热播,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也声名远播。目前,这里又投资了一处山乡梦游客接待中心,利用原有的水库建设一处水上公园,并设计规划了一座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县城。相信不久的将来,该基地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摄制组前来瞻仰沂南这块红色的热土,为社区实现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年的风雨拼搏,不仅给李凤德个人带来了无数荣誉,也给南村社区增添了一个个耀眼的光环:界湖南村在沂南县第一个率先由农村转制为社区,第一个成立社区党委,第一个建立社区工会委员会,先后被沂南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综合实力强村”、“五个好村党组织”;被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临沂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文明社区”、“临沂市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村”;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规范站点”,被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



    谈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李凤德依然踌躇满志,这个憨厚朴实的阳都汉子侃侃而谈:


    早日全面完成旧村改造,全部迁入社区居民楼,高标准设计建设老年公寓;


    继续加大影视基地开发力度,并在县城建设一座影视大厦,为前来拍摄的剧组和观光游客提供食宿服务;


    继续建设沿街商品楼,正阳路两侧910多间沿街楼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租凭收入1000多万元;


    建设高标准的办公大档,实行一体化办公,集约管理;


    继续搞好居民的福利待遇,为小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说着说着,李凤德深邃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我们知道,他的脑海里,一定又在勾画出一幅南村社区未来发展的崭新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山东优秀企业家网
热点排行  
·评选活动通知
·资本新锐曾昭秦:山东天业集团董
·关于隆重推介“新世纪十年
·第十八届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名单揭
·“建国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山东
·2010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主会
·刘佃君: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刘文友: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魏嘉: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列
·刘云峰: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泰安交运领航人
·“扭亏大王”:平凡与非凡之间
·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启动
·李汉典: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最新更新  
·全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表彰暨退役
·凤翔阳都 德耀沂蒙
·开创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新局面
·泺源大酒店
·平邑小瀛洲度假有限公司
·以树立楷模、宣传典型为宗旨,《
·省委政法委决定开展向张敬艳学习
·世界500强企业情牵黄三角
·基层创业第一步
·进一步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
·马清礼: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第三届山东文博会9月下旬开幕
·我省发展“黄三角”要分两步走
·充分发挥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
Copyright 2010-2020 SDyxbo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山东优秀企业家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山东优秀企业家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8018123号
Email:sdgrbczh@163.com